昨晚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冷雨,早上就空气清新,阳光明媚。一早起来天气十分好。看到美好的一天整个人心情都不一样了,天津难得有这样的天气。
好吧,言归正传。话说在上个学期,大概是六月份还没到,我就借了这本书,本来打算是暑假回家的时候看完的。嗯嗯结果暑假嘛,肯定是计划什么执行力什么都赶不上的了以我的自制力。所以暑假带回去的5本书之中,粗略在暑假估计看了50%吧,也就是一半一半。所以只能回来继续看了。而这本书一直拖直到现在才看完,也许是因为每一篇都是一个个人的案例,或者其中会有重复的那些,使得人厌烦吧。(还不如说这是我偷懒的借口)
这本书书名就叫《志在设计》,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废话图上面都有。
初借本书,是打算了解了解工业设计跟我们的环境设计究竟有什么异同之处,工业设计是设计什么的?怎么设计?又怎么能带来经济效益?……带着问题,开始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看。
这本书是基于广东,介绍广东著名的工业设计师。广东作为开放比较早的城市,工业外资等的企业比较多,工业设计起步早,比较出名。在高二的地理课上面,地理老师就给我们介绍南方和北方工业的异同。南方是轻工业,是做生活日用品等的产品的;北方则是重工业比较多,做的是生产工具。作为广东人,确实是这样,生活在佛山,顺德就创造了很多著名的牌子,美的、科龙(现在好像没有以前那么给力)……(还有什么一时想不出来了)反正就是学校现在用的很多开水器都是产自顺德,其他广东生产的也有好多。
其中的介绍,每一篇都好像一部小的人物传记。介绍了他们是怎么样在那个工业设计还没有明显的定义的时代,因为喜爱或者种种原因选择了工业设计这条路。又怎么样克服重重困难,从参加企业的工作,到跳出来逐步创业或者跳槽到别的公司继续发展,又或者是中途因为发现自己的不足与想知道的东西,考研“回炉重造”,最后逐步地把自己的设计做起来做好,成为广东省出名工业设计师。
书中,讲述了工业设计的发展,从90年代之前甚至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很多企业都不知道工业设计是什么,从90年代那时候被别人叫“美工”,从那个抄袭外国产品的照搬的时代,到逐渐设计改良创新重新加工设计出中国本土化产品,中国特色的产品,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的产品和审美作了一个介绍。
在那个90年代开始,国家生产力开始高速发展,作为广东人民深切地体会到外来工开始涌进来,到了现在每年过年,道路皆空。真正的土生土长的人似乎并没有多少。而工业设计的确是与环境设计有很大不同的,在上一年看产品院的毕业设计,看到的是学产品设计的才华横溢的展览。他们会做PS介绍自己产品的海报,会用3D等的软件渲染出自己的产品效果图,甚至是产品的视频介绍,还会产品手绘,最后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有样品摆在那里,真真实实的可以看见触摸到,甚至试用一下体会到这个产品设计出来是怎么样的。到清华看上一年的毕业展,就能看到工业设计系的做了一整排车模,隔壁还放有自己的作品集,上面记录了自己设计制过参与过的项目和自己的作品,真的是使我眼前一亮。
与环艺很大不同之处在于一个产品设计出来,它可以利用现在这么先进的互联网直接销售。像小米就是一个典型,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占了其销售的最大部分。一个好的产品可以立即被外国知道并且下单购买。而环境设计的流程相对漫长,因为他必须根据不同地方作不同的分析。工设针对的是人,怎么更加符合使用,更加符合美观,但是环境设计还要基于环境,失去了环境之外无从下手。
感觉设计的发展确实是很快的,人们的钱包开始鼓起来的时候,对待设计也越来越看重,比如苹果发布的新MacBook Pro,就拥有更大的触摸板,功能按键更换成了触摸条,还有touch ID,色彩更好更明亮的显示屏,更轻更薄续航更长。这些都是工业设计的进步,是科技的进步,十年之前没有这么好这么薄这么轻而且续航又有这么长的机器。但是环境设计较产品来说,似乎生命周期更长,更新换代的频率相比之下就低很多,一个景观或者室内的设计在十年里也许也不会显得过时落后很多……
最后,还是要讲的志在设计。书中不乏设计师既懂工业设计又懂平面设计,甚至连环境设计、景观规划都有做,比如中世纵横的张建民大师就是其中一个。看完此书了解到了不少广东的现在已经很出名的设计公司,比如浪尖、毅昌科技、英诺威设计、六维空间、DAYE design、鼎典……知道了飞亚达的手表,广汽汽车的设计进步,迈瑞设计的医疗器械……
设计就是需要更多知识去支撑,所以还是要加加油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