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悦博客

  • GROW
  • GOOD
  • STUDY
  • TOUR
  • WORK
Fei's Blog
  1. 首页
  2. 游历
  3. 正文

云峰山下的石头纪温泉度假酒店——四年的回国之旅(三)云南腾冲

2023年11月8日 847点热度 7人点赞 0条评论

云峰山位于腾冲的西北边,同时也位于和顺小镇的北边,朋友推荐这个酒店做得不错,同时这里也是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的酒店,在一个午饭后的下午,前往参观游览学习一番。

 

 

前往这个云峰山酒店的一路上,你可以看到美丽的山景与云朵,云南大概最不缺大山大云了,到处都能看到壮阔的山景。

 

 

 

沿着山路驾驶,路上路过一个银杏村,惊叹这样一个乡村,经过设计和振兴之后,能够有如此丰富的商业活动和旅游活动。村子可以把原来自己已有的景色、资源和服务整合起来,形成品牌,加入商业化运营,再通过各种平台让外界知道,吸引世界各地而来的游客。游客来了,也就促进了就业,带来了增收。游客也有更方便高效的旅游方式,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参观游玩,有导游的带领,了解到更多的历史,看到更多好看的风景,品尝到更多当地的美食,也算是互利共赢的一种绝好方式。

 

 

车窗外银杏的金黄叶子,和金黄金黄的稻田,一片美丽的景色。而银杏村这样经过设计一番之后,还加入了自行车绿道,提供了很好的赏秋方式。相比其余只是单纯公路的道路,引入慢一级的自行车道,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走路或者是骑骑自行车,当游客们累了饿了,就自然会去找吃饭喝茶的地方。有时候设计就是如此简单,就既提供了观赏风景,锻炼身体的步道,也给路边各种小卖部餐饮提供了经济效益。

 

 

想想自己本科的时候曾经参与过乡村振兴的项目,很多想法都还没有如今真正在运作的项目这样的成熟。本科的时候对设计的思考还是很有限,生活经验也不够丰富,很多地方也还没有去过,也就有很多事情还想不明白不了解。

 

 

 

一路上看着金黄金黄的稻田,有些已经被收割,有些还没有,有些后面种植的是另外的作物。 国内的农田和美国的大农田显然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模式,国内的农田有时候怎么看都怎么像是吴冠中画里的乡村,而美国的中部大平原农田,更多是看得到田,但看不到村,上面更多是一望无际,要开车开很长一段路才能看到房子,在广袤的农田上看不到上面会有耕作的人。

 

 

 

终于到达云峰山,才知道原来这里是徐霞客曾经游历的景点。徐霞客这个名字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似乎只在初中的语文课本里面听过。

 

 

 

https://baike.baidu.com/item/徐霞客/178655

查阅资料才知道,徐霞客在在当年到达云南的时候已经无法走路, 此行爬云峰山,必定是十分艰辛的一段旅程了。 古人穷尽一生,也就只能徒步大半个中国,写出一些文字记录当时是怎么回事。但是当时又会有谁能想到400年之后,中国普通人民群众也能只要敢想,有想法,有计划,就能在一两年的时间内游历整个中国……甚至很多家境比较好的孩子们,在大学本科之前就可能已经游历过国内很多大好河山。

 

 

山脚下便是停车场的位置,此处有登上云峰山的售票处,一条路给你直达到达缆车站,当然景区为路方便管理也方便收费,会让你在这个停车场买好票,然后给你拉上山脚下的缆车站。山上有个道观,不过这次到访更多是希望参观酒店,所以就没有买景区门票,直接走另一条路去了酒店。

 

 

卫星地图上,南边的路一般是给你直接送到缆车站的,你可以通过北边的路到达酒店。

 

 

还没有到达酒店,就被这里石头铺装所吸引。其复杂程度,有时候让我觉得是不是每一块瓷砖都已经在图纸里面标好,不然现场施工会会不会过于复杂。可惜其实门口这里的这些铺装,在日晒雨淋下,要么长青苔,要么有点显得脏脏的黑黑的,有点过度设计的感觉,或许也是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周全,以至于施工建设出来,出现了这种焦黑的效果。

 

一、步入酒店之景观部分

 

 

这里的石墙可以算是最有特色的部分,阳光照下来,显示出五彩斑斓的颜色。在这种光线充足的角度下,看起来视觉效果十分丰富。

 

 

但是如果遇到一些还没有清洁好或者生长青苔的地方,就可能感觉很有肌理。

 

 

前面的一些,局部还没有修好,又或者已经卖了,业主有自己的设计想法吧。

 

 

中间的景观,是一级又一级长长的无边框水池,显得很高级和大气,边缘都是这种碎石收边,有点无边界的感觉。

 

 

一块静谧的石头就铺设在水中,映射着山景,可惜水中没有大锦鲤。这里的水景没有做太多流动效果,没有喷泉也没有其他特效,一切都静静地摆放在那里。

 

 

 

 

地上的铺装,整体上看起来和建筑的外立面融为一体,很有特色。但是实际上也算是比建筑要精简挺多了,建筑上的石板外墙,相对来说大小变化纵深感的变化,更有意思,地面上的铺装删繁就简了。

 

 

阳光晒下来时这些铺装呈现出金黄的质感,暖暖的,阴天的时候,又变得灰灰的冷冷的。

 

 

前面的很多水池并没有放水,或者也因为大量的水景运营成本需要,或者也因为这里暂时并没有太多游客入住吧。

 

 

建筑的3d铺装,到了地面上,又变得平整,但是却使用一套相同的设计语言。

 

 

路上的很多石材,似乎很容易产生这种脏脏的效果,比外立面上的更容易脏,也不知为何。

 

 

这样凹凸不平的墙,在刚刚修建好的时候很有质感和层次,但是以后经过风吹雨淋之后,感觉会变得容易脏而导致更有质感纹理。相对而言我更愿意这样的铺装运用在室内的环境,相对来说环境没有户外的变化大,这种干净的石头肌理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而这些在户外的石材,总感觉经不起长时间的考验会变得很容易脏而显得很有年代感。

 

 

 

 

每个建筑开始的时候的或者是入户大门的树,倒是做得很有意思。

 

 

 

 

整个中轴景观的设计大量使用这种无边框泳池,有优点也有缺点吧。优点就是有水的时候营造出了十分良好的视觉效果,静静地营造出了很多反射。缺点就没有水的时候显得稍微会枯燥乏味,而且为了营造这个中轴景观水池效果,实际上牺牲了很多人和人交互的空间。一些驻足之所也很难停留,现在的树木也还没有能够提供阴凉的灰空间,也很难提供树荫,而当树长大之后,树的重量,树根可能又会长期对水池产生影响,可能迟些就不是无边框泳池了,变成局部无边框。

 

 

 

 

水景和这些石材铺装的大量运用,贯通整个景观中轴。有时候想想这个项目名叫做“石头纪”,但是我觉得更多应该叫做“石材纪”。在整个景观中轴上面走,看不到好像山水比德那样的做出来的英式草原和石头构成起来的山丘。

 

 

火山石,花岗岩,又到地上的石灰石,花岗岩……多种多样的石材构成了整个中轴景观。

 

 

就连种植池也是无边框的设计,有些过分了。

 

 

一些水景的处理,但是这么长的水池全部做成这样的效果,有时候未必就能有很好的反射效果,反而看到了很多这样的收边,对技术难度要求比较大,但是也就是一个静静的水池而已,有时候未必很值得。还不如多设计几个长椅可以坐坐……

 

 

 

 

终于来到酒店的大堂了,由于正在培训,一时也不让进去参观。之后继续上山。

 

 

或许水池的设计意图,就是在山上往下走的时候,整个无边框的水池能够产生美妙的反射吧。但是上山的时候的视觉体验,或许就没有下山的时候美妙了。

 

 

酒店大堂门口的石块,一层又一层。

 

 

酒店大堂的楼梯, 会感觉这个温泉酒店做得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所有的房间都是要通过户外的长廊到达到,所有的房间都是一个个小合院,和传统的酒店很不一样,这里有种如同北京四合院,有点好像山西的平遥古城里面的,那种一个个院落构成的房间的感觉。然后在这里会有一个总的聚集的餐厅可供开会和实现一些相关其他功能的地方。

 

 

酒店的落地大玻璃产生出的反射效果,映射出外面的山景。

 

 

当这些一级又一级的无边框泳池放在一起的时候,从这条路走下山,你就会想到云南的梯田,或许整个设计的灵感就是从梯田而来的吧。

 

 

 

 

继续往山上走,水景的做法和下面又有点区别,不过整体的思路仍然是无边框水池,一层又一层。没有太多人可以走进去玩的空间。绿篱作为外面的收边包围起来,最后就是可远观不可亵玩……

 

 

 

 

一些酒店客房,要营造出距离感也是应该的,毕竟这样的高级温泉酒店,每晚的房价又是上千……

 

 

 

 

 

 

 

 

继续往上走,有时候反而觉得这些并没有太多设计的石头和溪流的感觉,其实或许更有意思。

 

 

这样的大道,或许要比下面精心铺装的道路更简单大气。如果直接用这样的大块铺装,替换下面零零碎碎的细碎铺装,或许更有效果。

 

 

于是有时就会开始思考设计,这样的铺装纹理,究竟是否真的有必要。确实,她们都是石材,各种火山石,天然大理石,奇山异石,但是是不是这样放一起,就成为了“石头纪”?

 

二、酒店的大堂会所

 

 

中间的酒店会所,运用大量的木材而不是像室外那样运用石材,倒是营造出很亲切的木材的质感。

 

 

 

 

各种会客的空间,虽然都在一整个开放的场合里面,但是在上面行走,却又能让你感觉到是相互分割的,总会有各种屏风帘子等的工具在分割出这些空间,营造出私密性。

 

 

 

 

会所也是跟随山势一级一级的往上走,天花板的大面积使用木材,看起来很大气。

 

 

 

 

 

 

不同的空间,大的小的,都得到了充分的设计和摆布,满足了不同客户群体的需要。

 

 

整个酒店会所提供了各种高级餐厅的功能体验,给你提供的饮食必定是精益求精。

 

 

 

 

 

 

另一侧是售楼处,目前还有少量还没卖完。

 

 

整体的规划,造型的摆布,整体上看,还是充满意思和特色的。

 

 

 

 

 

 

三、客房室内参观

 

 

因还有少量房源还没卖完,这种高端项目也自带一些样板间, 买房可以提供酒店的托管和管理服务,每年可以归酒店管理,给你提供消费的点数,然后当你回来的时候这些点数可以用于酒店餐饮等等的消费,至于具体怎么样似乎很复杂。不过倒是给你提供了一种投资的更好管理途径,买完了房之后还可以把房子托管给酒店代为管理,四舍五入一下感觉就好像没有买过一样。

 

 

部分的户型外面的景观,还是会显得更加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但是这样的景色并不是每一户都能享受,景观的设计上稍微会显得有些不公平对待。

 

 

部分住户能够看到的景观,在另一边可能又看不到。

 

 

室内也是大量使用木材作为主要的材质,想想如果大量使用木材,一方面体现出温暖的效果,看起来确实非常舒服,但是另一方,也意味着空调必须常年大量使用。在这个容易潮湿多雨的地方,常年潮湿的环境可能对于木材并不理想,如果长时间打开窗户暴露在自然之中,可能并不容易经受山里森林众多,相对湿度较大的环境。

 

 

每个酒店户型提供最简单的电磁炉加热,甚至都没有油烟机。不过大概住得起这种高级酒店的客人,也大部分都是度假性质,或者酒店的餐厅将会提供大部分做饭的需求吧。

 

 

 

每个温泉客房的种植和中庭景观都基本上差别不大,中间会有一个酒店提供的温泉。

 

 

一家人居住在一起,倒是很有一个家的感觉,整个中庭也可以提供一些休闲活动。

 

 

 

 

巨大的落地窗,基本上可以享受到最好自己家一样的景观效果。

 

 

 

 

上面的是最小户型的提供的空间和感受。接下来参观大户型。

 

 

相对来说这个温泉池要大上不少,也会有这些形状比较独特有意思的大石头。相传每一块这样的石头在整个酒店里面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共有五十多块这样的石头。

 

 

外面,有时在下雨,不过想想如果在秋天冬天,外面气温相对比较低的晚上,看着山里并没有太多光污染的星空,一边一家人泡着温泉,仰望星空,畅想未来。出来美美的睡一觉,将会是极好体验。

 

 

大户型的空间提供空间相对比较宽敞,餐桌也是独立的。

 

 

包括房间也是有更好的卫浴和洗漱空间,每个房间也更大。

 

 

 

 

这个户型相对来说的另一个房间是独立开的,中间要通过这个景观中庭经过,相对来说提供了更好的私密性,但是下雨的时候房间和房间的走动倒是不会十分方便。不过整体布局上却从给客厅和两个房间都能提供更好的视线体验。

 

 

 

 

这三种不同的户型构成了基本所有合院,三种大小不同的空间布局,各有特色。可以看需求选择自己想要的房间,其实提供的功能都基本差不多,差异远远没有像苹果m3芯片从m3到m3 pro到m3 max性能差别之大,不过这三种户型的房价相对来说还是有出入的。

 

 

总结

 

整个酒店的这种布局和设计,给人的感觉是最不像酒店的酒店了,每个客房更多像是一整个家。整个酒店也没有什么标间和独立客房,基本都是家庭的形式,这些温泉也并不是公共的,都是私家温泉。实际上来说对普通的单身客或者情侣体验,基本是不属于服务对象和范围了。整个酒店的定位和面向的客户群体相对比较高级,也就营造出了一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感觉,无形之中实际上提供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私密享受。

 

 

离开酒店,一路上看着从云峰山到银杏村路上的村落田野,看着金黄金黄的稻田,玉米田。秋天的丰收景象伴随着雨后凉爽的风,清醒而开朗。

 

 

路上的拖拉机坑哧吭哧地走着,云峰山石头纪酒店或许更多是桃花源里想想之中的小村落,对于各位达官贵人来说是一处桃花源,但是或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入口都未必能够找到。

 

 

不过每个项目自然应该有每一个项目的特色,有时候有些项目需要用设计去融合更多不同的人营造更大的宽容度,有时候有些高级项目则需要利用设计去筛选出具体的人群,营造只适合某种人群的活动空间和景观公共空间。而能够定位高端客户群体,自然也算得上是其设计的成功之处。

 

 

一路上看着各个村落,那些古朴的拱桥,真的宛如一种仰望星空后又脚踏实地的感觉。

 

 

一路上种植的玉米地,一片又一片,天上的云,一朵又一朵漂浮在空中,自然的农田景色相比大城市里小城市里带来的感觉更加清新自然。

 

 

路上经过一些专门卖这种形貌有特色的木材的店,有时候反而会更加觉得,大自然能够做出来的东西,才是更美的。

 

 

 

 

 

 

甚至当来了云南之后,我会甚至很好奇,会很想到下面的村里的村民的家里,住几晚,感受一下当地的民俗风情。

 

 

 

 

 

 

 

车窗外,信手拈来的桌面壁纸,大概就是这次云南之旅最印象深刻的地方。

 

 

 

 

 

 

山间,彩云间,有着无穷无尽多可能的云彩。

 

 

在阳光下,折射出无比丰富色彩的天空。

 

 

 

 

在逛了一个下午之后,晚上的加肉米线,饱餐一顿。

 

 

还有腾冲的特色美食,豌豆粉,形状有点像龟苓膏,但是又比脑豆腐要硬而且有造型,鲜美可口,有种豌豆的豆子的香味。一天的旅程到此结束。

标签: 四年的回国之旅 园 建筑 景观 游历 设计 阳光
最后更新:2023年11月26日

鸿菲子

目前在美国搬砖的景观设计师,业余爱好各种折腾,RISD MLA景观建筑毕业。

打赏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相信不久,国内大量AI应用即将潮水般出现 十月,生日快乐 上班两年与美国公司运行的观察思考 上班两周年对工作一些总结以及身边经济大环境的观察 24年上半年阅读总结 读《夏日便当》所想
赤柱——香港之游(三) 天津西开教堂之游 阅生活·幻空间设计师大赛 高校组《竹道轩》——路劲阅湖·晨兴府 从伊利诺伊横穿爱荷华到达奥马哈中部大平原——毕业之旅第三天 松下EM-2800A有线采访麦开箱 夜游中环——香港之旅(四)
分类
  • 学习 / 22篇
  • 成长 / 37篇
  • 正野 / 16篇
  • 游历 / 40篇
标签聚合
上课 中部大平原 旅游 景观 Great Plains 作业 设计 游历
归档

COPYRIGHT © 2024 菲悦博客.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搬运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