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御谷温泉小镇之所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入口文旅景观那块确实做得有想法有心思,还在于其山后的小溪流水,庭院茶室,稻田蓝天。因为第一次到的时候不知道山后有多大,有多少路要走。其山后的部分使我觉得别出心裁,以至于实际上是二次访问才把后山看完。
先到达的其实是其博物馆展览馆,外墙用大量的火山石加铁笼的材料,既起到了保温的效果,又让这个建筑显得与众不同。
外墙因为这些火山石的运用,变得更厚。感觉这些疏松多孔材质,还应该对隔音也有点效果吧。
山后的景观入口,由一条精致的桥进入,并不宽敞,大概勉强能两个人同时通过。感觉也就一米到一米二的宽度。
旁边有一块石头牌匾,确实也感觉这里能够作为某种教育场地,只要植物种类足够丰富,什么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工具。
步入山林中,小溪潺潺流过。
路上原生态的石台阶,蜿蜒曲折。
局部地方有这种公共水池,可惜现在没有没有足够的管理,不然作为温泉池,山林温泉该是多好多体验。或者夏天的时候,作为山泉水池,泡一泡,也可以解暑。
石板路,竹林间,小桥和竹亭子,移步换景之间总会有无数的小节点小惊喜等着你。
森林中的“鸟巢”,提供给小朋友大朋友真实体验鸟巢的感觉。
上面还真的放了个梯子,给你爬上去,可惜下雨天湿漉漉,感觉上面有点脏,不知道这样的山林里的小节点有没有足够的管理和清洁。还是两层的……
山里的茶馆茶室,暂时游客并不算多也并没有开放,或许等以后房地产有一定住户的时候,可以带动整个森林公园里面的一些商业活动吧。
路经中的洗手间经过了精心设计,同时也就在茶室的附近不远处,方便了喝茶的游客方便。
纯天然的半露天洗手间,至少让人在方便的时候也是可以一个比较放松的状态方便了。
在里面的是女卫,设计其实也很巧妙,把男卫生间放路径的前面,当男性方便完就自然知道里面的是女卫生间,也就不会无礼走过去。同时女卫生间放深一点,也方便的当更有使用需要的时候有更多空间排队。毕竟两个卫生间都只有一个坑位,但是为了这两个坑位的布局也是巧妙思考过。
卫生间附近,抬头看看,基本上都是这种高大的树木为主,这些树不会占据地面太多空间,使得地面显得宽敞,在方便的时候不会觉得卫生间附近空间不够。
附近的茶室凉亭,各种小摆件一方,很有日式的感觉。日式园林讲究枯山水,但是这里偏偏不,也算是一种中日结合或者说是某中创新。日本园林里的茶室,每迎来一个新的客人,茶室的仆人都会把地上的石板路浇水打湿,就是为了使得进入喝茶的客人小心翼翼地走在石板路上,放慢脚步,放慢生活的节奏。这里的石头路,本来就在溪水之上,倒是不需要专门打湿了,只要来的人稍有不慎轻松就会踩到水上。
附近也放置了局部相对更为开放的桌椅,想想必定是在入口处营造更好的吸引人进去探索的场景吧。既然里面有私密性更好的茶室空间,门口也相对有一些比较开放的桌椅,相互补充,甚为便利。
通往茶室的一些路,花丛开放,很有意境。
走在这条路上,几个弯便到达了山顶稻田,稻田沿着山势,梯田一样一级级往下走。现在正是水稻收获的季节。
后面的住宅项目,并没有说拔地而起,能盖多高就是多高,反而是顺应山体,高低适中。
稻田边上,这里一个两个人的图书馆,大概也是“最孤独的图书馆”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了。
稻田成熟之时,一望无际的黄,旁边有两个用竹子搭建而成的简易秋千。想想应该就是参考了巴厘岛Tegallalang酒店,上面就有商业运营的秋千。只不过这里相对并没有过多商业运营,而是谁都可以走过去玩。
住宅项目,小心翼翼地建在梯田之上,保护守护着这些梯田,同时居住在这里,也可以纵享梯田的风光。
在这稻田成熟的季节,在这秋千上荡一荡,眼前尽是稻田风光,便能在散步之间忘记很多的烦恼。
可以观赏的,可以玩的,可以吃的,可以闻的,可以看的,总是在不经意间给到你很多的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
走到这里甚至在想这个项目是不是土人设计的,总想起俞孔坚教授以前的《大脚革命》演讲里面,说他怎么样把水稻也应用到景观里面。今天也算是真正见识到如果真的把水稻应用在居住区项目里,效果将会怎么样。最起码能够给小朋友们更多学习和成长了解这些作物的机会吧。
至少于我来说,或者对于很多城市里面长大的人来说,水稻的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生长会怎么样,根本不知道。而稻田的引入,在整个景观之中,无异于人工创造出了四时变化。
田间小道里,窄窄的道路,总让人走得小心翼翼,同时慢慢地欣赏这里附近的风景。很多小小聚集点,都成为了绝好的网红拍照取景点,成为了很多很多游客驻足停留,拍照的地方。
山丘上的槭树,也开始渐渐地变色,由红到绿,季节变化之美,在这片田野里展现显示。
甚至主办方还提供了这样的捉鱼活动,捕捉稻花鱼,也增添了很多稻田间的乐趣,起码可以吃。
夜幕降临,同样是一碗加肉米粉一碗豌豆粉,饱餐一顿。田野间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