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转瞬即逝,留下的是更多的不舍,恨不得这个星期更长一些,可以多待一会儿。恨不得每个星期都是这样的一个星期,充实,饱满,充满交流与讨论,与比自己聪明的人一起,相互学习共同做点东西,东西方思考的方式相互交融,我们都从相互之中学了解到相互的一些优点。最终,尽管没有能够如愿拿到一个奖,但是内心的那种念念不忘与依依不舍,都最终化成了这次活动的美好记忆。
只记得第一天的时候,预计自己能够7点起床,老师约定8点半在公园门口碰,结果,生物钟并没有让我早早起来,没有梦想与deadline支撑,当我一睁开眼,看到窗外已经很亮很亮的时候,我知道事情不太妙了,果然,9.06,workshop不是已经写了9点开始吗……于是立即起床洗漱,早餐来不及解决,在楼下找了一辆小红,便飞奔赶去。
好在教授们也迟到了,他们也找不到进去的门口,我在9点半终于赶到,我们老师以一种奇怪的眼神瞧了我一眼,而在我到了之后的10分钟,教授终于赶到,有惊无险。在发现教授们的电脑都没有VGA接口之后,也没有HDMI转VGA接口之时,我主动递出了我的电脑,我们的友谊就此开始。之后是开始介绍我们的设计任务,时间节点安排,大致的场地。告诉了我们,这种微型的建筑,就是简化实现单一的功能,去解决一些问题。而当我们在设计这种微形建筑的同时,你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也是大型建筑需要解决的。
什么是好的声音,考虑到的,不但有乐队,指挥,还有场地……当这一切混杂为一体的时候,相互贡献相互发力的时候,好的声音也就随之而来了。
而尽可能地使用人的原声而不用扬声器系统,显然能够带来更好的声音效果,因为一切经过了电子,都将会有损耗。而人生的直接传递,损耗的更多就是空气上的损耗。怎么样能够最大化声音的直接传递与反射传递,成为了这个建筑的美声效果的关键之处。
下午,分组的过程使我与学校分组产生了巨大的反差感觉。老师作为第一印象,问了我们软件的使用以及能否制造实体模型,之后由老师给我们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会软件的人,会做实体模型的人,最终,3个天大建筑的同学,2个南开研一的同学,还有1个天美的同学和我共同组成了Group 1,尽管最后有些组因为缺人而我们组有人过去支援,但是这个混合分组,给了我们更好的交流机会,美院做图与美感更强,加上天大技术结构的相互交流,确保了每个小组之间不经意之间形成了一种竞争关系,既保证的所有组内部都有一个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又保证了与陌生同学们之间,分组产生一家独大,所有高手聚集一块的情景。
在分组过程中,教授给我们看了一下往届同学们的作品,我们也从上面得知究竟要做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我们需要有什么内容,需要从上面学到什么。之后,便是安装犀牛与在犀牛中寻找一个最好的截面,从线到面的推导,可以让我们快速地进入形态并去优化这个形态。
从教授讲授开始,我就开始去进行一些草图,这一晚,兴奋的感觉使我迟迟未眠,难以入睡,我开始思考,这个建筑是更应该面对单一种的乐器进行最大化的优化,还是尽可能往所有的乐器进行优化合适,使得这个建筑,最后甚至成为一个美声产品,不但是景观建筑的一部分,还成为一种适合所有乐队,适合更多人,容易组装与运输的建筑产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