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年初的时候曾经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小目标,当时希望如果能够看书20本,将会给自己一点奖励。可惜的是今年并没有看完20本书,也没有达成自己年初的小目标。满打满算也就只看了十二三本书,感觉自己也确实是很多时间都没有利用好,浪费了。平均每个月才能看完一本。根据我的阅读速度一本书基本上要用10个小时左右才能看完,很多书看完之后也可能并不能深刻地记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就已经忘记了一半的内容了,现在写这篇博客的时候发现自己上面有些书的内容已经忘记了一半了,不过还是希望总结一下,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这里也总结一下今年自己究竟看了什么书:
- 《小狗钱钱》
- 《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
- 《穷查理宝典》
- 《崩溃》
- 《日本蜡烛图技术》
- 《心流》
- 《赢》
- 10月份趁着回国的路上,重温了一下《意大利园林》
- 《国富论》亚当·斯密
- 《第三种黑猩猩》
- 《人体的故事》
- 《乌合之众》
上面这些书真的是基本上一个月一本,很多时候下班了就什么都不想干,只想看各种哔哩哔哩和找各种slick deal。所以没有好好学习,也没有人会督促我好好学习,所以先这样吧。
理财和成长方面:
- 《小狗钱钱》
- 《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
- 《穷查理宝典》
- 《日本蜡烛图技术》
这几本书还是比较推荐大家去阅读一下的,
基本是今年第一个季度看完的书。 对于前面这三本也可以看看我之前今年年初写的一篇文章对这基本书的介绍。
《日本蜡烛图技术》这本书很经典了,讲述了很多蜡烛图是怎么回事,这是从发牌手杰克的那个微信公众号上面搞下来的,对于学习蜡烛图相关知识还是有一点用处的。但是市场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依赖这些蜡烛图,时代变了,现在很多蜡烛图完全可以庄家想画成怎么样就怎么样,各种机器交易和相关的算法。这个市场还是充满不确定性,有时候很难依赖这些所谓的技术发财,更多变成了赌博。对于想了解一下理财和股票等等的投资相关知识这几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
只不过投资理财这些真的有风险,自从今年年初一股脑梭哈之后,买种了一些不应该买的股票基金之后基本上账户亏损超过30%,然后那时候还一直在加仓,AMC是跌得最离谱的,这货之前曾经四五百刀仓位赚了四五百刀100%,现在合股之后一路跌了90%,还是基本上在一直加仓的情况下到目前还能亏着60%。今年上半年买的新能源基金现在已经亏了30%了,诺安现在亏着10%,支付宝的基金基本上把以前的盈利全部吐出去。结果发现上班一年下来也没有存下多少钱,好多个月才能存下来的钱在股票市场里面轻轻松松就送出去了……
前半年基本上很多钱都扔股票里了,基本上疯狂的时候一发工资直接给股票账号转账直接买,甚至连两个银行的saving account都直接取消掉拿去加仓。现在觉得自己还是盲目自信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好在我还年轻,刚刚开始上班,拥有的资本有限,能够在这个时间明白这个道理,我相信以后就不会轻而易举造成巨额亏损。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差不多半年没有入金了,等慢慢回血吧。
人类学和发展相关:
- 《崩溃》
- 《第三种黑猩猩》
- 《人体的故事》
这三本书都和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相关。《崩溃》是今年上半年看的,《第三种黑猩猩》是今年下半年看完《赢》之后开始看的。《崩溃》和《第三种黑猩猩》作者是都是(美)贾雷德·戴蒙德。《第三种黑猩猩》是戴蒙德的第一本科普书,在简介中被与《枪炮、细菌和钢铁》、《崩溃》合称为戴蒙德的人类大历史三部曲。而《枪炮、细菌和钢铁》我是在2021年的秋天看完的,那时候刚买了kindle不久,没想到这个作者的书我居然看了这么多本。这几本书基本上都是在Kindle上面看完。很多内容还是相当精彩,
而《人体的故事》由丹尼尔·利伯曼, 和贾雷德·戴蒙德两个作者都是新英格兰地区生活长大的人。 有时候确实不禁感叹新英格兰地区的环境确实是会使人陷入很多哲学思考的,然后就会深入进行一系列的历史研究。在罗得岛的时候,总感觉新英格兰地区的冬天经常灰蒙蒙的,日照时间也短,总让人emo然后开始思考人生,在家里看看书学习一下。久而久之感觉这个地区的文化氛围就是普遍比美国其她地区的好,再加上有各大著名高校的存在,而且这些高校也基本上就设立在城市上,又陶冶和熏陶了整个城市的文化水平,不会像一些城市专门设立大学城一样很偏僻的环境大学和城市不能相辅相成。感觉这些书能够在新英格兰出土,也有其相关原因。
《崩溃》讲述列举了一些崩溃的故事,实际上各种各样的环境,生态环境也好,社会经济环境也好,我个人认为都可以说是有边界的,如果没有处理好,社会可能会崩溃,经济可能会崩溃,甚至人类历史文明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崩溃。
很多历史上曾经有的人类文明,就是在各种不经意之间,或许生态破坏了再也没有办法获取足够的食物的,或者有某种原本可以预防的事情没有去好好处理,导致整个系统出现崩溃。这些情况,随着整个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崩溃的可能性可能越大。很多东西要是失去了,可能就永远也没有替代的,或者很难找到替代,导致一系列的链式反应发生。
《第三种黑猩猩》更是强调了这种可能性,人类这个分支,本来就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存活下来演化繁衍,并最终成为可以统治的物种。人类也自然有自己的先天不足。真心佩服戴蒙德对于不同题材的收拾整理,然后写到书上作为例子,实际上的他的人类大历史三部曲在一些例子上会相互贯通。
《人体的故事》则更多讲述了人体的进化,也就解释了更多人类本来的缺陷。这本书在我读到40%的时候就产生了如下感叹:
人类只不过是因为不断优化的技能,不断发展越来越大的脑容量,拥有更好的记忆力和清晰的表达,直立行走之后能够一点点的前往探索整个世界,从原来只依靠果子卫生的猴子变成了会发掘各种红薯,到后期刀耕火种并相互帮助狩猎的高级动物而已。到最后在整个自然界中战胜了很多物种,最后成功成为了某个片区的统治者,这些不同地点的城市最后统治着一整个星球。然后才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去创造出越来越现代先进的城市,规划出景观和居住区……然而,人类的成长方式注定了这个物种的后代的更替繁衍需要大量的时间,一个从出生到可以孕育下一代,需要差不多20年,各种器官才足够成熟到允许其繁衍后代。这个漫长的时间相对于很多其他物种,猫猫狗狗,几年之内就能够繁衍孕育下一代,这个缺陷导致其必定需要整个社会才能够构筑其各种运行。
1900年整个地球上也就只有不到20亿的人口,但是仅仅过来100年,在我2004年开始上下学的时候教材上写的是地球上有60亿人口,但是在2023年的今天世界人口已经达到了78亿 。很多经济和相关的各行各业的增长,都是这个人口变化带来的人口红利。
实际上这三本书看完之后会有难免产生某种奇妙的假想,如果有朝一日,天灾人祸,人类要是受到了比covid强大十倍的病毒又或者是什么灾难,又或者是要是遇到什么陨石撞击,地球重新进入了冰天雪地,又或是遇到了《流浪地球》 一般的各种灾难到来。人类需要这么久的下一代孕育时间能不能真正撑下去?这么长的时间才能教育和孕育出下一代人才能去运行整个人类的社会,到时候会不会导致人类的灭绝。要是人类真的灭绝了,世界就剩下一堆猫猫狗狗,到时候会不会将会是猫猫的世界,当猫猫生息繁衍形成了一个社会之后,又会不会发展出猫猫科学,猫猫文化, 猫猫阶级……甚至是猫猫以后将会以猫的视觉进行设计,产生猫的城市规划,猫的景观,猫的建筑……如同蚂蚁会筑巢一样,各种各样有一定思考能力的动物,自然也会按照自己的思路筑巢,当它们的某一方在人类消失之后的世界里发展壮大,形成社会,开始有了精细化分公而有了合作的概念之后,自然就会多出很多空闲时间去研究各种学问和文化,这样自然又会出现一个由新的物种构成的社会,只不过这个社会,或者人类无法理解,又或者是很难明白而已。
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
- 《心流》
- 《赢》
- 《国富论》亚当·斯密
- 《乌合之众》
《心流》这本书是今年五六月的时候看的,这本书基本上是收获没有多大的一本书,现在的记忆大概就是讲述了心流这种状态的存在。至于怎么样经常在这种心流的状态,不好意思,不知道。有时我自己能打开这种状态也是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许扎克伯格为什么能成功可能就是因为掌握了这个开关,能够经常长时间专注写代码吧,然后Facebook就出来了。不过总感觉形成某个习惯和某个时间段之后,大脑记忆可能会更好,比如为了应对高考专门在下午做数学上午做英语。
《赢》对于企业管理和相关还是挺有用的,同样是生活在新英格兰地区的作者。 不得不佩服通用电气在这样的优化之下,只做自己在全世界行业里自己能排到数一数二的事情,把其他不是很突出的部门全部解散。这个思想,觉得还是很有用的,毕竟每个人都不可能全能,每个企业也不可能全能。还有相关的一些职场思想,作为通用电气CEO的书,他的经历对各位应该也是有会有所启发。感觉这种思想不但对于企业来说有利,对于个人来说,甚至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都可以利用一下这种思想。所有新业务的拓展如果不能到行业顶尖,那么其实就未必值得去追求,有时候优化掉反而更好。
最后是《国富论》,经典,感觉不用多介绍了,dddd。看到上面这一段话的时候总感觉,我在上学读本科的时候仍然还是各种房地产各种建筑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现在谁也无法预料疫情之后经济滑坡,房地产猛然熄火,建筑和景观、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瞬间失去了这种红利优势,成为给都不要的专业。
有时候确实感觉挺可惜的,建筑业今年各种就业困难。想想下一个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大概是程序员了吧,看看小红书上各种Boot Camp转码各种想方设法转码的同学们,总想起以前看《野蛮生长》冯仑先生说的插队,为了一时的高薪跑到别人的队伍里面去,至于是不是最后更好了有时真多很难说。但是有时候看看自己的专业,想想也确实有点搞笑,不过似乎也跌跌撞撞地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路,也不可惜……
《乌合之众》最近刚好看完,总体上也讲了一种现象。“当一群人在一起展现出群体特征的时候,智商下降了,并不是所有人的智慧叠加在一起,相反,而是所有人的愚蠢叠加在一起。”
当大部分人展现出群体的意志的时候,就会很容易产生群体的幻觉, 从而以一传十,以十传百,怪不得疫情的时候,经常出现各种各样谣言,而且也很容易导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实属搞笑。
群体在一起就会降低智商这种情况,感觉在很多地方都有可能会发生,当马群在一起的时候,一同奔跑,跑在前面的将会是母马, 公马在后面护送,这样一来要想控制整个马群控制前面的母马就能控制整个马群。羊的体型这么大,可是一群羊却不敌一两只边牧,一两只小狗就可以管理一整个羊群。当蚂蚁们被无意之中形成了一个loop的时候,所有的蚂蚁都不知不觉之间在绕圈圈,最后全部走到累死为止。这些情况恐怕当它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的时候反而不会发生。 所以有些事情如果能形成一个群体去煽动,效果就会远远比煽动一个个人就实现某些事情更为容易。
日本藤素
3/12/d4d00bc632d1bb53680100ab59db5e43.jpg" alt="" width="1080" height="2340" />
有时候反而很庆幸自己处在一个距离各种亲朋好友十万八千里的地方,这样就有了更多给自己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不会产生各从众心理,做出很多愚蠢的决定,或者是丛中心理的选择。如果我的初中去了普通初中,可能就会天天各个男生一起打游戏去了,可能会跟学校里面其他男生一样,可能会提早在学校里早恋。可能选专业的时候,会和好朋友一起选择专业……
10月回国一趟的时候,旅游的时候看着各个旅游景区,游客们拿着各种又大又笨重的相机无人机,有时候想想似乎这些东西在美国,根本不是一个必需品,就连我们老师都是直接用iPhone搞定学生作业拍照。所以各种各样的摄影需求,很多时候就是无中生有,还有各种vlog和剪辑师的存在,根本就是没有必要存在。现在还有在卖10年前CCD相机的,10年前我读高一的时候因为没有智能手机学校也不让用,买了一台400多人民币的富士F85EXR和五块电池, 这个CCD相机,到了高三的时候被我玩到快门已经坏了,然后打开小咸鱼看看,现在还涨价了,看来这些破二手相机也赶上了通货膨胀。想想也是好笑。但是社会就是这样运行的,《乌合之众》就解释了这种群体现象……
总结
总的来说专业书籍基本上没有怎么看,《意大利园林》是我本科博士老师写的书,重温了一下,重新唤起了很多本科的记忆也更新了一些意大利园林的知识。专业书现在看得还是有点少感觉这样下去也有点不太行,还是应该看一些专业书。但是却发现自己比较喜欢研究社会和经济学,还是想多看一下不同专业的一些书。了解学习不同的知识面,拓宽一下自己的专业,或许有更多额外的思考。
想想自己在RISD第一年暑假因为疫情什么地方也没有去在家看了10本书的夏天,收获很大,到了二年级第一学期又是疯狂阅读的theory课,也是收获很大。很多知识可能还是需要高强度阅读才能获取和学习。 人类的阅读速度现在看起来还是太慢了,机器学习下AI很可能早就已经把人类之前所有的书都看过一遍了,所以人的知识,在机器的面前是多么渺小。只不过人类会运用和利用知识而已,不过也说不定那天AI也会开始自己运用知识自己思考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了,到时候可能距离人类的灭绝也不太远了,很可能就是电影《芬奇》里面的场景……
很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今年的阅读目标只完成了60%,十二月似乎也并不太可能有突飞猛进看一堆书的可能。所以明年继续20本书的阅读目标,最近也发现了一个能特别专注的看书好地方,以后会经常去,也希望明年能完成这个小目标。
文章评论
年度最后一本书:《The Lives and Afterlives of Urban Landscape》
这本书更多是讲述STOSS的一些故事,Stoss这个公司对于美国大城市不同地方的思考和应用到景观设计上的考虑。上面有比较多的摄影作品,相对来说是从摄影去思考城市思考景观。这本书上面的rhino导的图都是Sonny老师画的,简单直接,表明了设计意图,使人感觉耳目一新。
13/20 目标完成了65%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