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从展览馆出来之后开始继续驱车前往本次旅行的重要目的地: Nebraska National Forest。今天行程一直往西北方向走, 一路上经过了很多农田。内布拉斯加森林公园是有一天无意间看谷歌地图发现的,这个森林之所以成为一个重要的目的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三年级的studio里,我们开始尝试思考更大环境的系统问题,于是我就用不少时间去看整个美国的地图,配合着GIS的信息去看去观察,我发现整个内布拉斯加的沙山简直是整个美国中部大平原中的一块神奇的土地,上面几乎没有多少农业耕作,而在这个sand hill上面,内布拉斯加森林公园这个奇怪的森林,更是神奇之中的奇迹。后来发现这个森林原来是全美国最大的人造森林。
然后后来整个森林成为我的毕业论问的案例分析的其中一个重要案例,可以说也是提供了很多思路,终于有机会去亲自参观和游览一下这个地方,也算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去感受和体验空间。
从中午一路开车开到下午,自然的森林和树开始越来越少,一路上center pivot irrigation 以及拖拉机,粮仓等的设施越来越多。
看着上面的沧桑的材质,总感觉这个农场已经屹立在这片土地上很久很久。
一路上下着小雨,想想或许这样的雨对于中部大平原的植物来说已经算是夏日的甘露,有效的降低了气温和滋润了正在生长的作物。想想几天之前在前往内布拉斯加的路上,公路上气温高达37摄氏度,一路上甚至要关掉空调才有足够动力变道超车。有点小雨使得周围环境凉快和清新了很多,甚至只有25摄氏度左右。
各种牧场上,生长着不同高度的草。
不少路段可以和路上的火车并肩行驶。美国的火车系统,没有电网,也不知道究竟用什么驱动的,难道用柴油?记忆中中国的大部分火车很早就已经基本上用电驱动。每次在广州坐火车去天津上学,一路的火车都是电网驱动的。想想国内的火车运输真的是方便快捷太多了,这里的跨城市想坐火车基本不可能,所以美国人远途旅行基本上都坐飞机。
谷仓和附近的铁路系统相连,运输也相当方便。
很多火车似乎都是前面一个火车头,后面一个火车头。
不少农田正在微风细雨中灌溉,整个长臂延申之处,甚至边缘也可以有对应的喷水结构让水能喷到更远的地方。 不过显然图上这种似乎并不是最经济最节水的灌溉,新的更高效的灌溉系统有比较长的管子垂下来,让更多水大部分浇灌到地面上,也就减少了空气中的挥发和浪费。
一路上都是这种起伏的小草原,上面或许种着作物,或许就是一大片草地,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拖拉机等各种农业设施在广袤的大农田上运作。 整个中部大平原产出的粮食产出大概占整个美国粮食产出的20%,孕育着大量的人。而整个中部大平原的这些农业区地区,可以说算是整个美国人口密度算是比较低的地方。所以以至于甚至根本没有多少运营商愿意覆盖信号,不是靠近大城市一点的地方,基本上就是没有什么手机信号,或者仅仅有一格信号。
整个公园,实际上很大, 但是因为很多地方更多是还没开发的森林,加上人烟稀少,道路不清,所以此行只探索到相对容易探索的部分。
驱车4小时,终于差不多在下午四点的时候到达这个内布拉斯加森林公园。整个区域由于人烟稀少,信号覆盖非常差,反正就是几乎连地图都加载不出来。如果不是提前加载,那基本上就是不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地方。
进入这个森林,甚至没有任何人在门口负责收费,尽管是已经放暑假的夏天,但是前来参观旅游的人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人少之又少来形容。似乎没有人知道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似乎没有人关注这个这个而神奇的土地,而这个地方所处的位置,似乎没有人会对这个场地感兴趣去了解其历史。
整个公园在这天仅仅有好几台车,不超过20辆,有的愿意在这里露营,有的在这里和我这种游客一样前来参观。不过或许我到达的时间并不是周末,是周二;或许我来的这一天刚好是阴雨绵绵;或许这天也刚好是夏至日,大家都还在忙别的事情,所以参观游玩的人比较少吧。
整个森林的历史,大概可以概括为内布拉斯加大学Charles E. Bessey教授的想法,同时也是当时总统Theodore Roosevelt的支持,去在这个内布拉斯加沙山(sand hill)上面原本就是五谷不生的地方去尝试构建一个森林。
整个森林的构建实际上也是有考虑相关的因素,为什么要在这个不毛之地上面从零开始建设森林。有如下好几个原因:
- 一方面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木材和作为护栏或者燃料等等的用途,本来中部大平原上面就没有很多树木提供足够的木材使用。
- 一方面是作为人和生态人与自然的实验,究竟人类能不能构建一个森林的尝试,去尝试构建一种生态的早期设想,究竟所有的这些植物应该是单一的去种植还是多样化去构建,并且相信这样的想法能够去涵养水源,改善土壤,构筑生物多样性。
上面的这个地图,当字和各个图标放大了之后,让你总以为内布拉斯加的sandhill就那么一点点,上面的每个点就是一个景区一样。实际上看看右上角的比例尺就知道,一格15mile,一个大的圆圈如果开车时速60mile 每小时,也要15分钟才能到达。整个sandhill实际上是一片广袤的土地,不适宜耕种,却成为建设森林的好地方。
- 另一方面是中部大平原一望无际,都是这样脸面不断的沙丘实在是太无聊了,人们也希望能够在上面有森林能够产生更丰富的视觉和休闲体验。
- 还有就是这位教授本来就相信在很久以前,整个中部大平原上本来就是森林覆盖的,只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才最后这些树木消失不见。所以开始进行这样的尝试。
- 此外,内布拉斯加sand hill 的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本来就是砂质土壤,凹凹凸凸的也不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和种植。与此同时,该地附近又刚好又有两条河流经过,带来了大量的水资源,相对来说也就提供了培育幼苗所需要的环境,先把树苗用足够的水灌溉和培育起来,当其成长到相当一定时候又足够的耐干旱的能力的时候再种植到应该种植的位置。
- 个人的猜测, 因为相对来说比较维度高一点,也就意味着全年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热。 而且这种凹凹凸凸的地形,更容易创造出不同的干湿程度的环境,在中部大平原这种大风大热天的情况下,崎岖的地形本来就可以遮挡大量的热风,阻挡部分阳光营造出相对更湿润的环境,也就创造了更加有利于不同的植物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好好的生长。
以上的一些原因,各位同学可以参考以下这篇论文,上面有向西描述这个公园的建设和历史。
这篇论文的题目上面提到的“Technological Forest”,可以更好地证明实际上这个森林更多是技术验证为目的的实验,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世纪前的美国人一个改造自然环境的测试。
由于没有信号,也很难理解这抽象的地图,所以沿路一直开车到了一个高点,便开始让我的大疆一代Mavic pro帮我探路。
初步观察整个森林已经建设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森林,有入口的苗圃方便生产新的树苗,然后是整个森林的内部的道路方便运输这些树苗到达需要种植的地方。但是第一印象给人的感觉,由于这里并没有足够的人口和客流,实际上很多商业配套酒店餐饮住宿等等的配套设施都是不完善的。 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怎么被开发,附近的村庄小之又小,而也没有多少旅客可以带活周边的商业。整个森林内部很多道路实际上都是泥泞的泥沙路,只有少数道路才是柏油马路,很多路崎岖不平,不是四驱加上高底盘可是真的不敢挑战。
按照《Reading the forest landscape》的方法,这些松树每年生长一层枝干,初步观察这些年长的树起码有四五十年树龄,在这些大树的庇佑下,下面的小树也有十几二十年树龄了。
整个森林鸟瞰望去,有不同的种植密度,中间部分种植得非常密,而边缘则似乎们没有那样密相对分散。可以看到边缘的这些似乎有明确分界线的地方,附近又蔓延生长出很多新的小树苗, 他们大部分都在沙丘的阴坡上面野蛮生长。这些树木的种子就这样随着动物,鸟类,风,流水的迁移生生不息,繁衍后代。
整个森林的西北边,有一个观光塔,最开始这个塔的建造目的大概是用来观测山火,但是现在或许更多成为游客登高观光整个森林的一个好地方,相对来说整个塔的质量要比harvard forest 的那那个观光塔要好很多。
登高之后你就可饱览一部分的森林。整个森林现在实在是太大了,而且现在的树木又长得比较高,实际上并不能看到像无人机一样震撼的整个森林, 但是也好比在地面上不知道看到了什么要好很多。
环顾四周,可以看到整个森林的大致情况。远处,自由游走的牛发出哞哞的叫声,在安静的森林里,这些声音似乎可以传很远很远。
只是当四面八方围绕你的都是森林之后,你就如同处于海洋中间,放眼望去都是大海,只不过这次是被森林和沙丘包围的海洋。
最开始的森林还没有成长的时候,一切都是光秃秃的。
森林的瞭望塔就成为了更加重要的观察会不会造成火灾的观测站,确实这些经历了好几代人努力换来的人工森林,可不能像yellow stone那样被雷劈了山火说烧就烧,也不加监管和控制。
成长起来的森林也提供了各种独特的环境提供更多样的娱乐项目。可惜个人感觉商业氛围还是不够浓,没有那种国内旅游区各种20元拍照的大哥大姐天天追着你,作为短暂停留的游客,你也不知道怎么样去找山地ATV获得骑行体验,总之一切的娱乐项目似乎很近,但是实际上当你真正想去玩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捷径,甚至这里厕所都还是那种美国到处可见的可移动厕所。 似乎一切的构筑物都是临时的,最节省钱的, 以后要被拆走的……
瞭望塔下面,这张桌子似乎特别有意境,在这里正好,开个西瓜做晚餐。
回到公园的露营地,淋浴间沐浴更衣,参观整个办公室附近景观,这里简直是对整个森林所用到的树一个介绍,上面在树的旁边标注了各种树的名字,起到了良好教育作用。
散步一圈,看到苗圃里的蓄水罐,可以想想整个公园在缺水的时候将会多么缺水,不然就不需要这么多蓄水罐了……
6月21日,可以说几乎是北半球一年里面日照时间最长的日子。此时此刻,总感觉世界是平静的,森林是神秘的,自然是广袤的,而人类在这个世界里,是如此的渺小,眼前的一切美好,都应该好好珍惜。
日落, 沿着西边走,又重新回到那个瞭望塔上个面。
日落的余光,纯净而神圣。
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壮观,尽管似乎中部大平原上什么都没有,没有城市、没有信号、没有人,但是却有神圣的自然。
晚上车上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迎接日出。
此时此刻,只想把一切的美好珍藏。
在迎着朝阳一路往露营地开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这个地方有这么多的美好,却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中国有很多蚂蚁森林等的大规模造林,又有没有从中思考景观和和相对应的旅游究竟应该怎么样从中一起发展。很多时候我们种了那么多的树,到头来,根本没有多少人知道,树只提供了最基础的树的价值,而如果能够在种树的同时思考设计,构建不同主题风格有场地故事的trail,除了有ATV等等山地车等的活动方式,能不能也有热气球滑翔伞,什么zipline等的更刺激的森林活动内容,又或者是怎么样能够让这里的trail更吸引人一点,成为能够提供独一无二的娱乐空间,这样就能够有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甚至隔壁的铁路线路,究竟有没有很好的连接周边的城市,开通一边运货一边逛公园的的铁路干线,似乎都能在发展生态的同时盘活整个小城……
在阳光的照射下,甚至深林里的淋浴间的都得到一种升华,如果这个森林里有更多像北卡森林的小木屋,又或者是那种可以让你整个人置身于深林的透明网红房,又会不会带来更多美好中的美好呢……
又或者加强一下网络建设,使得森林不再是完全没有信号,能够使得更多游客在参观的时候不至于担惊受怕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
在这个寂静又充满鸟叫的早上里, 很难想象这篇森林究竟提供了多少habitat所居住的场所,提供了多少a place we call home. 但是最起码这是一个百年历史默默无闻,无人发掘的人造森林。
在这个早上,我吃着简易的面包,喝着茶做早餐,既觉得很幸福,有觉得很可惜。幸福的是我居然能有机会把握这种美好的时光,可惜的是这个这么美好的地方居然没有多少人知道,到目前为止的开发,还是如此的小心翼翼,似乎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经费,去继续建设。那时候,我记得当你在谷歌搜索Nebraska National Forest 的时候,就会给你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在South Dakoka的一个地址,今天当我继续搜索同样的内容,仍然告诉你的地址,远在天边,并非这个著名的森林。即使在今天已经2023年,基本上是我参观这个森林一年之后写的这篇文章,谷歌给人的误导,依然让很多人误入歧途。
我不想打扰这篇寂静的土地,在这天这个森林办公室还没有开门之时,我决定继续出发前行,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一个森林,以及其日出日落在整个内布拉斯加沙山之中给人的震撼与美好,现在重新翻阅照片,仍然觉得很美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