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大四的寒假的时候,一边埋头苦干作品集和申请学校的我终于找到了一丝丝喘息的机会,便跟随我的好朋友从山西太原自驾到新疆自驾旅游,一路上风尘仆仆,外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戈壁。天下第一雄关之后一路往西,虽然是一马平川,但是风景却是一片荒漠,一些地方孤零零的只剩下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我很是好奇,美国的中部西部地区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景象,会不会类似?美国的地理环境毕竟相对来说有点不一样,于是在看地图的过程中,却被整个整个中部大平原上的大量灌溉农田吸引,而其中一大片甚至已经似乎没有足够的地下灌溉用水而荒废,而这一大片农田附近的城市,就是堪萨斯的Garden City。
一、城市印象
整个garden city 在这个区域,有点不同寻常的绿,看起来不是自然的,而是人工染上去。万绿丛中闪亮着高光的农田,甚至已经产生了荒漠化的现象。
https://www.nytimes.com/2013/05/20/us/high-plains-aquifer-dwindles-hurting-farmers.html
发现这个地方之后开始找该地的新闻,顺腾摸瓜地找到了这里的土地耕作矛盾。地下水被多年的开采之后,逐渐枯竭,农田无法再使用地下水灌溉了。
Garden City 所处在的位置,正是上面这个图的中心,连续多个世纪以来,因为大量的农业灌溉活动,这里地下水都下降非常厉害。
而地下水的补给,远远没有开采来得快,需要灌溉的农田,一直在源源不断的开采地下水种植,直到现在已经远远没有四五十年前的水量了。大家都疯狂抽水,然后就大家都没有水。具体各位可以看看这篇论文。
二、游览城市与其历史
城市给人感觉并不大,但是也算是附近的一个大城市了,一路上都是一些矮小的建筑, 放眼望去也没有什么高层,外围的公路似乎构成了城市的环城高速,需要跑比较远的地方官就会优先往外边的环跑,因为没有红绿灯和stop sign。
街道很宽,起码随便都有30米,所以大概率就注定了宽街无闹市。反正中部大平原地广人稀,摊大饼就行,也没有必要提高城市密度。路上的水塔,想想恐怕大部分城市供水,都是要从地下水抽取,如果没有ogallala aquifer提供的充足地下水资源,这里恐怕未必能够孕育成城市。
在这个城市参观一圈,基本上都是中部大平原的城市特色,中间的很多地方停车都是随便停,基本上所有街区和道路的设计,都大部分规划成两侧停车,因为城市本来就很小,也没有什么交通,但是却可以每个路口都放红绿灯。然后这些红绿灯也不智能,反正就是各管各的,在上面开车你运气不好的话可以一直红灯红下去,各个路口都给你红的,因为这些交通灯没有联动以提高效率,而且也没有必要,反正也没有多少车辆,这些基础设施已经很老了,城市可能也没有钱更新,总之就是能用就用。
城市的中心公园,似乎就是几片草坪,加上一些随机散布生成的树, 然后公园的中心就是一个大舞台。平时可以聚集大量的活动, 唱歌跳舞,展览展示。树阴提供了足够的遮阳环境,在烈日炎炎的环境下,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栖息场所。
公园的外部, 这个建筑看起来特别眼熟
在其街道上面走了一圈,有点想起罗德岛downtown的 Empire St,当年二年级上学期的studio研究街道,天天在大街上走到处看。上面的尺度感受,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只是garden city的这条街相对来说建筑比较矮一些。
至于为什么说这个建筑眼熟,因为这是有历史的。
图片来源:网上
实际上这里在1930s的那个年代,曾经发生过长达10年的连绵不断的dust bowl 事件,只不过如今, 经过了好几代人的发展,可能已经忘了原来还曾经有过这样的历史。当时还没有现在的灌溉技术,如果长时间干旱,没有下雨,又天天刮着这种三四十摄氏度的风,烈日暴晒,很快土壤水分就会蒸发干,当时的土地都用来耕作了,也就没有什么草,没有什么植物在上面抓住土壤,沙漠化就此开始。风大了就会把沙子吹起来,直到发生沙尘暴。
图片来源:网上
而发生了这样的dust bowl之后,恢复也是漫长的,如此大面积的土壤,要在上面能够重新生长植物,没有好几年的风调雨顺,自然的恢复也十分有限 ……
现在看这里的蓝天白云,红墙建筑,这个街景的这个角度,有时候会让我想起下面的两幅画……
三、城市外围和引水灌溉渠
看完了城市中心,开始沿着城市逛了一圈。这条环路基本上可以让你快速到达你想到的地方。
和其他城市也大概一样,garden city也是铁路站点孕育起来的城市。在有了人口的聚居之后,才开始有农业有各种生产活动,这沿铁路建设的仓储设备,可以想象附近的农业产量。
只不过现在的铁路可能已经很少作为客运使用了,但是在那个时候是必须品,现在飞机汽车,各种途径。
外面正在施工的房地产项目。
整个大平原上面的内外温差很大,白天在外面,南风带着热浪,呼呼地吹,直到把你蒸发成为“咸鱼”为止。外面轻松的37-38摄氏度。
曾经的灌溉用水渠 Garden City Ditch,早在1900s的年代,农民就发现这个地方的气候环境不稳定,农业收成十分看天气,有时候风调雨顺,就能有不错的产量,有时候常年干旱,可能颗粒无收。最后只好挖渠通水,从附近的Arkansas river取水。
这条渠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重要的意义,可惜如今杂草丛生。现在上游的河流,在夏日早已断流,其实也是因为科罗拉多州建立的水坝层层截留,至今Arkansas River在夏日,也就只能发生断流,而这些原本围绕那条河建设的灌溉系统,已经不再好用。
上游一个个的水坝,在这本书里面,说的是上游的这种行为,就是lion share, 直接的影响就是下游没有足够的灌溉用水,只能开采地下水。
也确实,如果上游构建堡垒, 层层加码,这些水到达下游的水量, 就已经不足以构建和孕育更好的生态环境了,而上游则可以坐享其成,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城市。下游就惨了,连生活都未必能够满足。
现在的garden city ditch灌溉用的水渠,看起来都已经荒废,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继续使用。
图片来源:网上
但是以前,曾经是这个样子的。
现在已经杂草丛生,大概是这些植物都会抓住水渠这个能够汇水的地方,好好生长吧。
沿着城市周边继续探索,四处的谷仓,充满平静祥和的气息……
四、城市鸟瞰
来到这个城市,也就更加好奇这条河的状态,毕竟整个城市以前是依赖铁路以及这条Arkansas river,才最终孕育出一个城市。这条河在我到的时候已经干枯,很多树最后都只能野蛮生长在河道上,以静待降雨,使得河道湿润,更好生长,在其他地方,如果不依赖灌溉,生存环境实在艰难。
河道旁边的公园,上面有灌溉的树生长得非常好,远远好于河道上面的那些树。
无人机再高一点,基本上就能看到整个城市的全貌了,离开了城市之后,树基本都么没有几颗。
Arkansas 河上面的痕迹,似乎被很多山地摩托开过之后卡变成了十分无序有机的道路形态,也似乎是越干旱的河道,越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人和交通工具穿越,然后原来的植被就越来越稀少。
没有水没有植物的土壤,黄黄的,感觉可以随时被风刮跑。
树和城市生长在一起,树是人类的好朋友。
河道上野蛮生长的树,生存环境恶劣,没有得到悉心照料和稳定的水分灌溉,显得相对来说比较矮小。
这边是一个bison ranch 保护区的状态,上面的植被情况可以反应出整个中部大平原原来的植被情况,可以说是没有被开发的时候可能大概的样子。在下一篇我会详细介绍这个bison保护区。
公园里面的水上乐园,成为了整个garden city 夏日玩水的好去处。来到这里,也就能明白水究竟多么重要,太少不能生存,太多又淹没以至不能生存。
Garden City 的整个游览和印象也就到此为止了,下一篇将会介绍附近默默无闻的Friends of Sandsage Bison。
文章评论